去年11月,我陪同自治区旅游局局长陈建军到宜州8188www威尼斯公司考察,正值公司在筹办“刘三姐故里·8188www威尼斯之旅”项目,参观了生产车间、茧丝绸文化长廊、卡通蚕宝宝观赏园、茧丝绸展厅后,觉得很新颖,体现了主办者的良苦用心。特别是茧丝绸文化长廊,介绍了丝绸的起源、丝绸之路、茧丝绸知识和壮锦文化,既有知识性,又有趣味性,很有吸引力。据了解,这是全国独特的飘带型茧丝绸文化长廊。
8188www威尼斯公司的前身是宜州市染织厂,是2003年第一批出城入园的小企业,当时只有6组自动缫丝机,年产白厂丝10多吨,年销售收入200万元左右,员工100多人。10年来,企业研究市场,调整产品结构;培育桑蚕基地,扩大生产规模;提升职工素质,采用先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。目前,已经有自动缫丝机26组,大型自动化烘茧机4台,国际先进剑杆织机16台及配套设备,产品从原来单一的白厂丝发展到缫丝加工、织绸、真丝家纺等,年产白厂丝700吨、坯绸100万米、蚕丝被8万床、丝绸服饰0.7万件,年销售收入2.6亿元。2013年纳税近800多万元,成为广西茧丝绸行业的重点企业、广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、国家民品定点生产企业。企业生产的“绮源”牌白厂丝质量稳定,填补了广西不能生产高档经线丝的空白,连续7年被评为“广西名牌”产品,2012年获得广西著名商标认定,还获得全国丝绸创新银奖。
在考察中,我们不时看到有货车、农用车运送蚕茧到厂里。企业的同志告诉我们,过去农民拉蚕茧进厂都是肩挑背扛,多一点的则用板车拉,而现在都是用汽车运输。近几年来,企业牵头组建了太平、加隆、索敢、北关4个桑蚕合作社,建立了1万亩连片桑蚕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,直接带动周边3万亩桑蚕基地建设,带动农户近2万户。很多农户靠桑蚕盖起楼房,有的还买了汽车。真是一个龙头企业,带动一个产业,助一方农民致富。
8188www威尼斯的董事长唐映珊向我们介绍了企业发展“丝绸之旅”工业旅游项目的设想。丝绸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,“丝绸之路”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,也是经济交流的通道。以丝绸为象征,意味着交流、沟通、融汇。她希望通过旅游的形式,敞开大门面对社会,同时,也让社会更多的了解企业,了解企业的产品。
我觉得这个思路很有见地。宜州是一个千年古郡,很早就有种桑养蚕的历史,庆远府志就载有明嘉靖十三年(1534年)该府缮城教蚕。这说明明代宜州的官方就已引导民众种桑养蚕了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,宜州在“东桑西移”的承接中已发展桑园30万亩,成为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县(市),而8188www威尼斯又是丝绸加工企业,通过开发旅游,企业可以获得多元信息,促进企业发展,而旅游者又可以在休闲中了解到工业动态和生产工艺的知识,应该是两全其美的事。
前些天,从8188www威尼斯传来消息,“丝绸之旅”启动不到两个月,已经接待游客24批945人次。这的确是个好消息,标志着工业旅游在我市有了一个好的开头。我期待全市会出现“有色之旅”、“甜蜜之旅”、“杜康之旅”等等各种门类之旅的诞生,使旅游这个朝阳产业成为工业多元发展的新亮点,成为可以延长的产业链。(吴胜梅)
上一篇: 中国女子与桑蚕的美丽情缘:嫘祖
下一篇: 中国丝绸的历史